

旋轉磨粒流高效拋光裝備
加工可達性:
對強幾何干涉表面實現去毛刺/倒圓/拋光加工
過程可控性:
工藝指標(表面質量和邊緣幾何形狀)精準控制
表面完整性:
拋光表面殘余壓應力,有效改善表面內在機械性能
生產適配性:
單件、小批量、大批量生產均可
介質定制性:
磨料介質可以根據加工應用要求定制,磨料實用壽命長
0.0
元
0.0
元
工程背景與技術優勢
發明專利證書
實驗設備及介質磨料
應用實例與效果
航空航天與能源化工等領域高性能裝備中的一些關鍵復雜曲面零件多具有材料難加工、面型復雜、強幾何干涉、加工可達性差、結構整體化等特點。例如整體葉輪/葉盤表面粗糙度要求Ra0.2-0.4μm,但數控銑削后的葉柵表面粗糙度Ra 1.6μm,現有手工磨拋光方法費時費力、紋理方向紊亂;3D打印的精密金屬零件內腔缺乏先進有效的拋光工藝方法;風電機組大型精密齒輪要求加工表面粗糙度Ra0.2μm,現有磨削方法只能達到Ra0.4-0.6μm。
大連理工大學在國家973計劃項目等的資助下,通過產學研合作開發出旋轉磨粒流精準高效光整加工技術及其系列工藝裝備,使得高性能復雜曲面零件的磨粒流精準高效拋光成為現實。
旋轉磨料流加工(Rotational Abrasive flow Machining, R-AFM) ,其原理是通過含有高硬度磨粒的粘彈性介質在工件表面往復或旋轉運動,實現微量材料去除和精準拋光,表面粗糙度可達Ra 0.1-0.3μm。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無
下一個
無